行业资讯
走晚路时的照明用具:灯笼
2015-09-23 10:09  点击:610
灯笼网 http://www.denglong.wang
20150923093334-700

这里的“灯笼”,不是手提式的玩具灯,或者悬挂式的宫灯,而是走晚路时的照明用具的手提灯笼

   我小时候,记得老街上有个姓陆的人家以扎灯笼为生。放学后,我经常在那里望呆,觉得扎灯笼很好玩。

   灯笼罩子是用细细的近乎圆圆的竹篾编成的,像个立着的冬瓜。上面比下面稍大些。上下都有一个圆口,直径大概2寸多,下面的圆口稍小些。四周被编成平行四边形的网状,然后糊上纱或纸,再在上面贴上双喜或纸花。这是做喜事用的灯笼。而全用红纸贴成的红灯笼更是做大喜事的首选。一个人家的灯笼总是贴上自家的姓,然后用桐油一抹就成了。把这些做好的灯笼罩穿在长竹竿上,架在空中吹晒。

   标有姓氏的灯笼,别人借去用,看到上面的姓氏,就不会忘记还人家了。

   灯笼罩做好后,再用一块比底面罩口大些的圆木板,在中间钉上一个铁钉或竹签,以便于插蜡烛。在圆板两边再系上两平行的铁丝,从上面罩口穿出,高出灯笼罩一些,把这两根铁丝交接起来,再系上一小段金属链子,链子的另一头扎在一尺多长的小竹竿上。这时,插上点亮的蜡烛,罩上灯笼罩,手提着小竹竿,就可以在夜晚的黑路上行走了。

   在贴上姓名的灯笼罩上,它的另一侧面,一定就有一个与其姓相对应的“堂”字,表示出这一姓的独特性。例如,

   苗——守正堂

   薛——三凤堂

   陆——乐志堂

   郭——汾阳堂

   张——百忍堂

   当然,也有极少数同姓不同堂的,这里无须赘述了。

  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,灯笼上的传统中国文化!现在,不夜城星罗棋布,走夜路就不会用灯笼了。

发表评论
0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