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中国的留青竹刻成为专门艺术的漫长过程
2015-09-19 10:23  点击:839
       中国结行业网  http://www.zgjcom.com          

竹子因其节实竿挺,虚中洁外,筠色润贞,四季长青,故自古以来被视作祥瑞之物,为人们所喜爱,几千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歌咏和描绘的对象,从《诗经》、《离骚》到绘画中的"四君子"、"岁寒三友",竹子都是朴素而气质高尚的象征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,竹子是属于君子型的植物,所以《幼学琼林》说:"竹称君子,松号丈夫。"所谓"高风亮节"是人格的修养直接取法乎竹的证明。因此我国历史上特多爱竹成癖的古人,魏晋有"竹林七贤",唐代有"竹溪六逸",王维有"竹里馆",苏东坡则宣称:"可使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"宋代文与可的《竹颂》中提到"心虚异众草,节劲逾凡木",就更将竹拟人化了。

  中国盛产竹子,中国人又特别喜爱竹子,故以竹子为雕刻材料是合乎人们审美心理的必然选择。

  竹刻起源甚早,但形成为专门艺术,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。

  日本正仓院收藏着唐时由我国带去的雕竹尺八一管,三节,遍体文饰,孔正面五、背面一。孔之四周及节之上下均有图案花纹。管上分布仕女、树木、花草、禽蝶诸形象,纯是唐风。其雕法用留青,保留青筠作物象,以去青筠下露之竹肌为地。这是马王堆汉墓发掘之前所能见到的传世最早的竹刻件,故以前的很多研究者认为竹刻一艺始于唐。

  宋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》卷五卢氏宅条说:"唐德州刺史王倚家有笔一管,稍大于常用笔管……中间刻《从军行》一铺,人马、毛发、亭台、远水,无不精绝。"这是竹刻见于著录之始。元陶宗仪《辍耕录》记载过宋代詹成刻竹:"詹成者,高宗朝匠人。雕刻精妙无比,尝见所造鸟笼,四面花版,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、人物、山水、花木、禽鸟,纤悉具备,其细若缕,且玲珑活动。"这是见于记载最早的一位竹刻家,但有关詹成的事迹却无详细记述。

  在明以前,传世竹刻器物及知名刻工绝少,当时尚未形成专门艺术。宋代以后,雕刻巨像若洞窟摩崖,寺观雕塑,已渐趋衰落;而可陈置几案的小件雕刻,则异彩纷呈,粲然夺目。如琢玉、镂牙、刻犀、范铜、塑瓷,乃至镌砚、模墨,多为前代所未有。雕刻的体制规模,题材技法,至元明而大变。竹刻就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迅速发展,因为各种工艺必然互影交光,息息相通。至明中叶,文人艺术家们在前人基础上致力发展,终于把竹刻从比较简单的、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,提高到比较细致的、以欣赏为主的艺术品,使之形成为一种专门艺术。以后,便名手辈出,穷工殚巧,蔚为大观,成为雕刻史上我国特有的一朵艺苑奇葩。

  竹刻自明正德、嘉靖时形成专门艺术后,又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,即明代、清代前期和清代后期。

  在明代,约从1520年至1644年。这一阶段刻竹名手集中在嘉定和金陵两地,以嘉定为主,故后世评论者按作家地域,有嘉定派、金陵派之分。刻法有朱氏的浮雕、圆雕,濮仲谦的浅刻,张希黄的留青3类。这是竹刻工艺的初步发展时期。

在清代前期,为1644年至1795年。这是竹刻鼎盛时期,技法创新而又启迪于后者,有吴之、封锡禄、周颢、潘西凤4人。涌现的竹刻大家最多,而且绝大部分为嘉定人。一地荟萃,嘉定堪称竹刻之乡。此是竹雕刻法大备时期。

  在清代后期,指1796年至1911年。这期间,竹人更多,而且不再限于嘉定、金陵两地,东南诸省各有名工。竹刻技法致力于表现书画之笔情墨趣,都趋向浅刻,浮雕渐少,圆雕则濒绝迹,故称此为以雕刻再现书画时期。

  自明中叶至清末,竹刻艺术风格的变化可概括为由明中叶之质拙浑朴,发展为清前期之繁绮多姿,再嬗变为清后期之平浅单一。在技法上经历了一个由浅及深,又由深复浅的过程。深指浮雕、透雕和圆雕;浅即浅刻、留青之类。

发表评论
0评